- 簡體中文
- 繁體中文
- English
- Japanese
- Korean
- Russian
- French
- Spanish
4.1、翻譯時要符合文化背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在當今的文學翻譯理論中,文化的翻譯占有了從未有過的重要地位。讀者能否正確理解譯者所要傳達的意思關鍵不在于語言而在于文化。有些學者認為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種表象形式,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對于以語言轉換為基礎的翻譯工作者來說文化轉換成了一個重要的主題。在具體的翻譯實踐中,原文背后的文化背景被認為是譯文的一個組成部分。可見,諺語或者文學翻譯的核心是文化的翻譯。翻譯是否成功,在于讀者能否在閱讀中了解到原作的文化背景,能否通過閱讀體驗到未曾親身體驗過的另外一種生活和文化氛圍,這應該是翻譯諺語或一部作品要采用歸化法還是異化法的首要標準。
4.2、翻譯的關鍵是要適時、有度
有的譯家采用了歸化,翻譯得很好,有的卻采用了異化,效果也不差。由此可見,采用哪種方法翻譯,要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內容,不同的需要來定。適合歸化,就采用歸化法翻譯,反之就采用異化法翻譯。因此在翻譯諺語或文學作品時,必須兼顧歸化與異化兩個方面,也就是讓中國讀者感受到帶有日語的味道,顯示日本的風土人情的語言。無論是歸化還是異化,只要掌握好了“度”,都可以達到很好的翻譯效果。過度歸化,一定會破壞日語原有的形象和原有的文化背景,過度的強調異化,即過多地追求日語的原語形式,就有可能會過于繁瑣,因此,翻譯的關鍵是要適時、有度。
4.3、采用異化法時的注釋
采用歸化法還是異化法對于注釋的運用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采用歸化法就要摒棄注釋的策略,采用異化法就必須對難以翻譯、難以理解之處進行注釋。
歸化一般是表現在語言的層面上,異化大多表現在文化傳達的層面上。在日文翻譯中為了讓讀者跨越語言理解的障礙,充分欣賞到日本文化,不少人會采用異化的策略。但是對中國人來說,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時候日本人的一些習俗,生活狀態和思維習慣不為中國人所熟悉,影響了對諺語或文學作品的理解。這樣就必須加以“注釋”,來更好地體會原有的文化風情和日本人原有的生活狀態。
五、諺語翻譯實例分析
諺語是人們根據長期生活的經驗創造出來,并經過千萬人的傳誦、錘煉、加工完善而流傳于世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語言的精華,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一般而言,諺語豐富的文化內涵構成了諺語翻譯的障礙,甚至有人認為諺語、格言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根本找不到完全對應的譯語,因而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譯的。在諺語及文學作品中當然也有類似的翻譯難點,但由于中日兩國文化的長期相互影響,又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點,日語的一些諺語的形成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翻譯時常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并不奇怪。
引文1、他說“有一天志賀直哉因心里煩躁,把馬路邊上的地藏菩薩給踹倒了,以后就得了坐骨神經的病,孩子也夭折了...”《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年第3期(P67)。
原文作:“蟲の居(い)どころが悪い”/心情不好,不高興。
引文2、當時忠司的繼母又是去拘留所探望又是求校長高抬貴手,用盡了各種辦法,但終究還是無濟于事。石川達三《挫折》《日語學習與研究》2004年第2期(P70)。
原文作:“百方手を盡くす”/千方百計。
文3、我以為只要讓她知道我如此生氣,她就會打消念頭了。《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年第3期(P67)。
原文作:“高を括(くく)る”/小看,輕視。
引文4、我還時常想,所謂旅行就是這樣讓人不知所措嗎?森本哲郎《萬里の旅萬巻の書》《日語學習與研究》2004年第4期(P72)。
引文5、妻子厚子在屋里一邊疊著晾洗的衣服,一邊又是老調重彈。向田邦子《かわうそ》《日語學習與研究》1999年第4期(P60)。
原文作:“はなしを蒸し返す”/老調重彈。
引文6、雖然通向仕途的路被封堵,無法在這方面實現自己的抱負,但在民間法律界仍可一展鴻圖。《日語學習與研究》2004年第2期(P73)。
原文作:“驥足を伸ばす”/才能,奇才,發揮才能。
引文7、太好了。果然三輪子沒有察覺出來。但決不能在這兒就喜笑顏開。向田邦子《鮒》《日語學習與研究》2000年第2期(P65)。
原文作:“相好を崩す”/笑逐顏開。
六、結論
翻譯諺語或文學作品時采用歸化還是異化策略,這與原作的風格、特點以及譯者個人的愛好有很大關系。查閱日本諺語的翻譯,可以發現日本諺語翻譯究竟是歸化還是異化并不是那么涇渭分明,更多的譯作在努力保留和展現原作語言特色和文化風采的同時,也在盡可能地做到易讀、易懂,在走一條傾向于異化法的中間道路。因此“注釋”始終受到大多數譯者的重視。中日兩國歷史、文化乃至生活習俗有相近之處,在某種場合,不需要所謂的歸化,但同時兩國的民族又各具特色,為了凸顯兩國的民族文化,需要以異化法的手段顯出的文化上的距離。目前翻譯界對注釋的形式、作用等的種種分析基本是以英文的翻譯為物件的,對日本文學翻譯中的注釋問題涉獵很少,因而日本諺語甚至日本文學翻譯的注釋有它的獨特性,這主要是中日兩國“同文同種”,相互間的交流、融合較深,同時又有彼此間較強的文化上的獨立性,各成統一的特征。